全球許多國家已經紛紛解除旅遊禁令,脫下口罩,台灣有一天勢必也會跟上與病毒共存的腳步,在等待開放的這段時間,對尚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而言,想必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對於已經感染康復的人來說,雖然多了一道防護,但也怕短暫的無敵星星在還沒開放前就消失殆盡了,那麼除了接種疫苗外還有什麼其他的預防方法呢?萌博士在前幾週跟大家分享了「運動」對抗新冠肺炎的研究,藉由提升免疫力,證實運動能有效預防重症。延續這個主題,萌博士本周繼續來跟大家分享其他生活型態對於新冠肺炎的影響。
看電視會增加新冠住院及重症風險?
今年一項有趣的研究利用一個涵蓋基因、生物標記、生活型態、臨床共病及穿戴裝置測量的大型資料庫(UK Biobank),探討運動及不同休閒久坐型態(看電視、用電腦、開車)與新冠肺炎風險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運動能有效降低住院及重症風險,對於不同的休閒久坐型態則顯示看電視增加了55%的住院風險及85%的重症風險😱,而用電腦及開車則無顯著影響。
至於為什麼看電視會增加住院及重症的風險呢?原因在於,被限制在家的民眾或確診者,因為無法外出而降低了身體活動量,反而有更多時間可以看電視,通常在看電視的時候又會搭配點心,造成能量消耗降低、BMI的增加,因而提高了新冠住院及重症風險。由此可知,並不是看電視增加新冠住院及重症的風險,而是因為降低了身體運動量及能量消耗,生活型態的改變間接影響了這些代謝相關因子,導致住院及重症的風險增加。對萌博士而言,看電視是放鬆身心的休閒活動,在疫情緊張之餘還可以減少憂慮,但記得還是要分些時間做些居家運動,才能有效預防住院及重症。
延長睡眠時間可以降低新冠感染風險
一項包含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英國及美國醫護人員的研究探討睡眠及工作過勞狀況與新冠感染風險的影響,針對睡眠問題也進行了三個睡眠障礙的調查:(1)在疫情前,晚上是否難以入睡?(2)在疫情前,是否常早起而無法再次入睡?(3)在疫情前,是否服用安眠藥每周超過三次? 研究結果顯示
․夜晚睡眠時間每延長一小時感染風險可降低11%
․日間補眠時間每延長一小時感染風險增加6% (???)
․若有三項睡眠問題與無睡眠問題者相比,感染風險增加2倍
․與無過勞者相比,每天都有過勞問題者其感染風險為2.6倍,而偶爾或每周過勞者則為1.3-1.4倍
在這邊萌博士要跟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日間補眠的結果被打上這麼多問號呢?那是因為萌博士發現這些白天補眠的時間長的人,是因為夜間睡眠時間比較短(這很好想像,就是晚上沒睡飽白天才會想打盹呀!),而且夜晚睡眠短的人也很有可能有睡眠障礙,因此在統計上可能會出現共線性的問題(想深入了解這篇研究統計相關問題的夥伴請見下方「萌博士小學堂」)。不過先撇除白天睡覺是否會增加風險的這個問題,適當的睡眠與休息來對抗新冠感染還是非常重要的。
膳食補充劑對新冠感染的影響
在疫情初期(2020年3-7月),英國調查近45萬名(37萬名英國人、5萬名美國人、3萬名瑞典人) COVID-19 Symptom Study app的使用者定期(每周超過三次並維持至少三個月)攝取膳食補充劑及確診情形。 研究結果顯示:
․定期攝取Omega-3脂肪酸感染風險可降低10%
․定期攝取益生菌感染風險可降低9%
․定期攝取綜合維他命感染風險可降低12%
․定期攝取維他命D感染風險可降低8%
․維他命C、鋅或大蒜補充劑則無顯著效果


由上圖可以發現,女性雖然在不同年齡或BMI下的效果有些微差異,但定期攝取這四類補充劑(益生菌、Omega-3脂肪酸、綜合維他命及維他命D)均有顯著效果,但這四類補充劑對男性效果有限,綜合維他命僅對40歲以下及體重正常之男性有效果,而Omega-3脂肪酸僅對40-60歲之男性有效果,其餘則無顯著效果。會造成性別間的差異可能來自:(1)女性營養代謝的免疫反應比男性強,免疫功能的恢復力也較男性高;(2)男女體重與身體組成差異,因男性體重普遍高於女性,因此補充的劑量可能需要比女性多;(3)男女健康意識行為及對疫情焦慮程度之差異,因為女性對疫情焦慮程度較高,可能會取消社交活動並待在家,降低出門受感染之風險,此外這篇研究也發現女性出門戴口罩的比例顯著高於男性(44% vs. 36%),因此這個因素可能放大了營養補充劑對於女性預防感染之效果。
在萌博士介紹完這些研究後有沒有覺得很有趣呢?其實只要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維持運動習慣並搭配充足的睡眠休息,都可以大大提升免疫力,至於營養補充劑的效果雖然在各個研究結果中差異很大,但依照自己的身體狀況適時搭配,只要不過量,不論對於新冠肺炎有沒有效,都還是能有效提升免疫力,讓我們自己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病毒吧😉!
🌱[萌博士小學堂] 🌱
這篇是一項2020年9月25日至7月17日的調查研究,由於當時為疫情初期,確診者人數遠比未確診者來得少,因此此研究採用病例對照研究設計(Case-controlstudy design)以1:5的方式納入3000名參與者(500名確診者,稱病例Case;2500名未確診者,稱對照Control),進行後續分析。因結果變項為有無確診之二元變項,且本試驗為觀察性研究,因此使用羅吉斯迴歸分析(Logisticregression model)進行干擾因子之調整。然而,在進行多變項迴歸分析時,需要小心納入的變項是否存在高度相關的關係,不然會使估計不準確,此問題稱之為「多重共線性(Multi-collinearity)」。由於共線性的問題仍需要透過檢定方式來進行評估,萌博士對這篇研究並沒有進行統計的推論,僅以認知認為夜間睡眠與日間睡眠時間可能存在高度相關,因此大膽推論可能會產生共線性的問題。
文獻出處
Chen, X., Hong, X., Gao, W., Luo, S., Cai, J.,Liu, G., & Huang, Y. (2022).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leisure sedentary behaviors and COVID-19 risk: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 1-12.
Kim, H., Hegde, S., LaFiura, C., Raghavan, M.,Luong, E., Cheng, S., ... & Seidelmann, S. B. (2021). COVID-19 illness in
relation to sleep and burnout. BMJ nutrition, prevention & health, 4(1), 132.
Louca, P., Murray, B., Klaser, K., Graham, M.S., Mazidi, M., Leeming, E. R., ... & Menni, C. (2021). Modest effects of
dietary supplement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sights from 445 850 users of the COVID-19 Symptom Study app. BMJ nutrition, prevention & health, 4(1), 149.